上一页|1|
/1页

主题:是否看见“月饼票”才想起“千里共婵娟”呢?

发表于2011-09-07
月明如镜,欢悦如初,
灯火通明繁华处。
忆往昔,看故土,
感怀唐时风度、宋时悲离都做了古。
穷,文化无;富,文化无。
 

       如果,没有法定节假日,如果没有满大街倒卖月饼票的小贩,现在的国人,还有几个真的会去注意我们的中秋节呢?当前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文化和信仰的流逝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就在前不久,和几位才从日本、新加坡等国旅游回国的友人聊天的时候,他们就有个感触,在这些国家还能看到的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东西,而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却看不到了。

       这不,又是一年的中秋的了,可能很多人小时候对于这个寄存着很多文化的节日的认识不过就是几块感觉不太好吃的月饼而已,当然现在对于这个节气的感觉好了很多,因为在这一天我们有了一天的假期。

       说到文化传承的丢失,其实月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总所周知,月饼的起源是当年刘伯温(另外一种说法是张士诚,这里不去考证了)利用老百姓在八月十五这一天相互赠送园饼的这一习惯传递那条非常出名的“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情报,相约在这一天起义杀掉残暴的“鞑子”(鞑子,也就是蒙古兵,创造了屠杀中国人数量之最的纪录而我们还称呼他们的老大是“一代天骄”的这么一群人),而后在徐达攻下元大都之时,朱元璋为了纪念这一时刻,就将当年起义时候作为情报载体的圆饼御赐给臣民,然后把月饼当成一种“法定食物”,一直传递到现在。

       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多少都听过,这样看来吃月饼其主要原因还不是这种食品在口味上有什么适合这个节日的地方,而是他代表了汉民族反抗外来压迫的一种精神。直到民国时期,月饼上都会象征性地贴上一张小小的纸片,以证明其作为传递军事情报的身份。而到现在,月饼上贴小纸片的做法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出现在新闻中的黄金月饼、天价月饼,本来的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者,已然蜕变为炫耀身份和财富的上品,月饼身份的变化,到是和形式主义鼎盛的当代中国相得益彰。

      中秋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赏月,而赏月这个习俗应该是源于祭祀,后来从王公贵族发展到民间,严肃的祭典当然就会混入很多娱乐成分在里面了。中国古代赏月的习俗最为兴盛的是唐宋两朝,其主要活动是以文人吟诗做赋、百姓欢愉玩乐为主,不过这中间的区别还是有的,主要是在诗词上呈现一个唐乐而宋悲的色彩,唐朝多以玩赏抒怀为主基调,比如“举杯邀明月”的李白,而宋朝则是以悲凉伤感为主,例子嘛,自然就是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而老百姓过中秋节还是以娱乐为主,《东京梦华录》里面对于古时中秋的描述相信很多人也都看得滥了,这里也不去粘贴复制了。

       不管是唐的喜还是宋的悲,人们在享受节日的同时始终伴随着文化的悸动,多少传唱后世的唐诗宋词都在这个节日中被创造出来,而现在的中秋节还能看到什么呢?大街上大声叫卖月饼票的人自不用说,而各家高级酒店都在这个时候推出奢侈的中秋宴席,而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和媒体,相信也会适时地推出打折中秋节噱头的专题和活动,总之一句话,一切似乎都围绕着可以看见的利益在进行着,欢乐愉悦的气氛有增无减,而那种文化的底蕴却不知道跑到那个地方去了。

       通讯技术的发达使得现在的人没有了那种“倍思亲”的感觉,也没有了“千里共婵娟”的情怀,反而,是同住在一个城市的亲人、朋友更愿意用虚拟的信号来联系情感而不是面对面。

       而我在此中秋佳节,作此大煞风景之文并无其他意思,单纯感慨的情绪居多吧。时代不同,人的意识形态和所作所为肯定有着天差地别,我们活在现在就要适应现在的活法,活在这个成年累月都被报表、业绩和压力折磨得死去活来的社会里面,即便是李白复活、苏轼再生,说不定,他们也得为了一个不大的居所,而到处奔波......

发表于2011-09-07
这文章写得好啊!
发表于2011-09-08
发表于2011-09-08
中国现在就是文化的荒漠
发表于2011-09-09
坚持就有希望
发表于2011-09-13
发表于2011-09-15
那时英雄,您好!你所发的帖子“是否看见“月饼票”才想起“千里共婵娟”呢?”已被设置为精华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点击查看更多重庆万达广场业主论坛精华帖>>

点击“版主推荐”查看重庆业主论坛固顶帖和精华帖。
上一页|1|
/1页